疾控动态(2025年第17期)

时间:2025-05-06 37 | 来源:

分享到:

一、国际疾控动态

1.一种特殊细胞能精确狙击卵巢瘤

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科学家发现,一种特殊的自然杀伤(NK)细胞——适应性自然杀伤(aNK)细胞,能够像免疫系统家族的“狙击手”一样,记住并精确狙击卵巢肿瘤。这项发表于《癌症免疫学研究》杂志的最新突破,为开发出更强大的癌症免疫疗法提供了新思路。

NK细胞是白细胞,在防御病毒感染和应对癌症方面发挥核心作用。NK细胞可以识别并破坏不健康的细胞,如肿瘤细胞。而aNK细胞作为其中的“精锐部队”,能记住曾经遭遇的感染或肿瘤的特征,并在二次交锋时发动更猛烈的攻势。这种特性使其成为对抗癌症的“智能武器”。

研究团队采用单细胞RNA测序和基因表达图谱技术,在分子层面解析了aNK细胞与卵巢癌细胞的“攻防战”。结果表明,aNK细胞在治疗癌症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尤其是应对卵巢癌等难治性肿瘤。

这项研究还挑战了传统认知。此前,NK细胞被认为只是先天免疫细胞,对癌症没有记忆功能,如今却发现aNK细胞能像“老练的猎手”般锁定目标。

研究团队计划开发增加患者aNK细胞数量和活性的疗法,并推进临床试验,以评估其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来源:科技日报 https://www.sccdc.cn/Article/View?id=36062

二、国内疾控动态

1.传染病监测预警可视化展示项目通过初验评审

2025428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中心组织召开传染病监测预警可视化展示项目初验专家评审会。会议由信息中心傅罡主任主持,听取了传染病监测预警可视化展示项目建设成效的汇报,经过专家审阅材料、质询和讨论,顺利通过初验。

在中心总部和直属单位相关业务处室的协同推进下,以数据整合为核心驱动力,聚焦多渠道监测预警数据的分析和可视化呈现,构建完成“1+8”业务应用,形成16类专业可视化大屏展示场景。已正式应用于日常风险评估和重点传染病专题风险评估工作,为风险评估提供直观高效的技术支撑。

本次同步构建了多源数据融合分析平台,实现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无缝集成和跨域分析,已基本形成国家级传染病监测预警平台拼图。下一步,信息中心将结合应用反馈,持续优化,着力解决应用中发现的问题,为传染病监测预警工作提供信息化支撑。

(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三、省内疾控动态

1.四川省面向全省21个市(州)向社会公众推广低温寒潮预警适宜技术

低温寒潮是指某一地区冷空气过境后,气温24小时内下降8℃以上,且最低气温下降到4℃以下;或48小时内气温下降10℃以上,且最低气温下降到4℃以下;或72小时内气温连续下降12℃以上,并且最低气温在4℃以下。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低温寒潮等极端天气事件直接影响人的神经、心脑血管、呼吸、内分泌、肌肉骨骼等多个系统功能,对公众健康产生重大威胁。

为进一步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健康四川专项行动方案(2020-2030年)》相关要求,有效推动我省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及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等工作,2024年我省积极向国家申报在全省试点开展极端天气预警适宜技术推广工作,并成功遴选为国家低温寒潮和高温热浪预警信息发布试点省份。

20241231日,我省率先在广元市试点运行低温寒潮健康预警平台,通过广元市疾控中心官网及"广元疾控"微信公众号,向该市7个区县实时发布寒潮等级和健康防护指引。在上述工作基础上,2025428日,我省对预警信息平台进行了升级扩容,依托四川省疾控中心官网及"四川疾控"微信公众号,将服务范围扩展至全省21个市(州),实现低温寒潮健康风险预警信息全覆盖。

低温寒潮风险等级分为5级(低风险、中等风险、较高风险、高风险、极高风险),等级越高表明对人群健康危害越大。该分级体系基于当地居民对长期温度水平的适应能力科学划定,并针对不同风险级别提供相应的防护建议。通过预警模型评估后,可为常住居民提供科学有效的健康防护指导,帮助公众采取合理措施,最大限度降低低温寒潮带来的健康影响。

此次预警信息发布创新性地从极端气候对人群健康影响及适应性角度出发,为公众提供科学的健康防护指导。该平台的推广应用,标志着我省在应对气候变化健康风险防控方面迈出新的重要步伐,为落实国家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方案打下坚实基础,为今后开展高温热浪预警技术推广和极端气候健康防护工作提供了实践范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摘自: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2025年凉山州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攻坚第二阶段行动评估方案专家研讨会在西昌市召开

428日,我中心在凉山州西昌市举办2025年凉山州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攻坚第二阶段行动评估方案专家研讨会。中心主任谢仁兴、省疾控局重传处副处长向智、凉山州卫生健康委主任谢立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邀请中国疾控中心艾防中心副主任吕繁(线上)、刘玉芬、结控中心副主任张慧、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刘中夫、中国性艾协会编辑部主任张广以及北京、上海、广东、宁波等地疾控中心对口支援专家,凉山州卫生健康委、艾防办以及省、州“三线”管理办公室相关同志等近40人参会。会议由四川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周久顺主持。

会上,中心性艾所随访治疗和三线管理主管任建华介绍了2025年凉山州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攻坚第二阶段行动评估方案(讨论稿),与会专家针对方案进行了充分研讨,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及建议。

最后,中心主任谢仁兴对会议进行总结,对国家、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以及凉山州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并提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和具体要求。他强调:要认真吸取各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评估方案;要充分总结二阶段行动的成效,通过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攻坚,既巩固了脱贫攻坚又助推了乡村振兴;要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下一阶段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合理统筹第二阶段行动评估与第三阶段行动方案谋划。

(摘自: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内疾控动态

1.文物见证复兴路 青春再绘强国图——市疾控中心团支部举办五四青年节主题活动

为传承与弘扬百年五四精神火炬,体悟广安人文精粹,429日下午,广安市疾控中心团支部举办了文物见证复兴路 青春再绘强国图主题活动,组织团员及青年职工走进广安市博物馆,通过沉浸式的文化探索,让新时代青年在千年历史文脉与红色基因的深度融合中,培育并铸就深厚的家国情怀与坚定的使命担当。

在专业讲解员的引领下,青年们穿越千年时光长廊,通过历史叙事、科技赋能及互动体验,参观了通史展《我从渠江走来——广安历史文化陈列》、民俗展《乡土记忆——广安民俗文化陈列》以及数字展《宋韵广安——走进安丙生活的时代》等主题展区,系统地学习了广安的红色文化与革命历史。

此次活动以文物为媒、以科技为翼,将五四精神具象化为可触可感的文明印记。青年职工们纷纷表示,将以历史文脉滋养专业信仰,在疾病防控、应急响应等战线上续写新时代健康强国的答卷,让青春脉搏始终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来源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